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1995年左右,中央电视台曾经播放过一部一部环保主义的美国动画片——《地球超人》,估计很多80后的朋友都还有印象,动画片主要是通过来自地球五大洲的五位少年的历险经历,来告诉人们保护环境的意义。其中大气臭氧层也被当做了一个重点做了介绍,向人们推广,提倡杜绝使用氟利昂作为制冷剂。

“没错,南极臭氧洞形成的因素可能有很多,但是我们需要通过提高自己的环保意识来保护臭氧层,其中很关键的一点就是减少氟利昂的使用。”王维和最后谈到自己的一点看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保护臭氧层也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为了避免工业产品中的氟氯碳化物对地球臭氧层继续造成恶化及损害,联合国于1987年9月16日邀请所属26个会员国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签署了环境保护公约,即蒙特利尔议定书又称作蒙特利尔公约,全名为“蒙特利尔破坏臭氧层物质管制议定书(Montreal Protocol on Substances that Depletethe Ozone Layer)”,该公约自1989年1月1日起生效。蒙特利尔公约中规定各国有共同努力保护臭氧层的义务,凡是对臭氧层有不良影响的活动,各国均应采取适当防治措施,影响的层面涉及电子光学清洗剂、冷气机、发泡剂、喷雾剂、灭火器……等等。

到目前为止,已有150多个政府批准了这项条约。生产和消费氯氟烃(CFCs)和其它消耗臭氧层物质(ODS)已经被奇迹般地减少了将近70%。氯氟烃的重复利用被广泛地采用。而且,臭氧安全技术现在已经可行并被广泛采用。监测表明,大气中消耗臭氧层物质增长速度已经逐渐减慢,大气中甲基溴的含量也已经减少。

保护我们共同生活的家园——大气臭氧层

但是,臭氧层是脆弱的,只有社会各方面包括消费者不断地支持,保护臭氧层的斗争才能最终赢得胜利。9月16日“国际保护臭氧层日”的确定,进一步表明了国际社会对臭氧层耗损问题的关注和对保护臭氧层的共识。

结语

文章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人类日益紧迫保护臭氧的步伐,而且也发现,即使如此努力地弥补我们上空的“臭氧洞”,但由于臭氧层损耗物质从大气中除去十分困难。预计采用哥本哈根修正案.也要在2050年左右平流层氢原子浓度才能下降到临界水平以下。到那时,我们上空的“臭氧洞”可望开始恢复。臭氧层保护是近代史上一个全球合作十分典型的范例。这种合作机制将成为人类的财富,并为解决其它重大问题提供借鉴和经验。(卞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