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jpg

李小泉,曾任中央气象台台长。他的一生都在与天气博弈。

1953年,不满18岁的李小泉以优异的成绩从广西考入北京大学。当时国家百废待兴,建设发展急需气象人才。李小泉响应国家号召,主动选择了“冷门”的气象专业。他学习努力,成绩优秀,1958年毕业后被直接分配到中央气象局(现中国气象局),先后在气象科学研究所和中央气象台工作。1998年退休后,他接受了国家气象中心和公共气象服务中心的返聘,坚持工作至今。

356.jpg
李小泉北京大学的学生证。

李小泉参加工作的上世纪50年代,我国气象事业刚刚起步。办公环境简陋,气象资料稀缺,天气图的绘制(铅笔)、气象数据的统计计算(算盘)等均需要人工完成。在艰苦的条件下,李小泉和其他同事克服困难,共同努力,逐步建立和开展天气预报业务和服务工作。“对于那时的预报员来说,做预报纯凭经验,对准确率的客观要求和预报员能力之间的差距让我们备受考验。”李小泉说。

1984年一次预报经历给李小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一年初,中国刚刚经历了1980年的长江流域特大洪水和1982年的淮河大水,有人写信向国务院报告黄河当年将出现百年不遇的大洪水。各级领导对此都很重视。李小泉与中央气象台的其他预报员被要求针对这一情况进行预报。长期天气预报一直是预报中的难点,预报的时效越长,不确定性就越大。但汛期的长期天气预报却是防汛抢险中的重要参考依据。他们根据当时所掌握的资料进行了仔细的分析研究,认为当年黄河出现大洪水的几率很小,并由李小泉代表中央气象台在黄河流域防汛会议上阐述了这一观点。这个预报结论直接影响到国家对当年防汛抗旱工作的部署,也关系到成千上万老百姓的安危。面对这样的压力,李小泉备感忐忑。

“整个夏天都吃不好睡不好,天天盯着天气变化,心里忐忑不安,祈祷千万别发洪水。尽管分析了历史资料,做了预报结论,但仍然不是非常有把握。担心报错,担心出现没有预料到的情况,一直很揪心。”回想起当时的心境,李小泉不禁感叹。“黄河河床比地面高,黄河就像顶在人们头上的一盆水。一旦出现洪水,黄河就可能决堤,人们将遭遇巨大灾难。”直到那年汛期结束,黄河未出现大的洪水灾害,李小泉一直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预报员常年面对着这样的压力。对于他们来说,有一个强壮的身体十分必要。李小泉也深有体会。“尽管预报员的工作不是繁重的体力活,但面临的精神压力很大。”尤其是在出现重大天气过程时,预报员需要连续值班,夜班多、作息不规律,没有好的身体很难支撑下来。1986年4月,李小泉曾以访问学者的身份被派到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接受培训。在美国的八个月间,他几乎每天都要工作10小时以上,常常用电热水杯煮两个鸡蛋加一个面包就打发了晚餐。他每天工作到深夜,周末和节假日除外出购买生活必需品外,其他时间也几乎全泡在办公室和机房里。“要是没有好身体,很难抗下来。”李小泉说。

从上大学起,他就养成了每天锻炼身体的好习惯,几十年来从未间断。他每天坚持锻炼、洗冷水澡,还荣获了北京大学两届运动会的体操全能冠军。现在虽然他已78岁高龄,但仍脸色红润,精神矍烁。

97.jpg
从上大学起,李小泉就养成了每天锻炼身体的好习惯,几十年来从未间断。

有人常说风云难测,天气预报难在大气环流形势演变的复杂性和不稳定性。在李小泉看来,天气预报是个让人无法控制的行业,“天要下雨,我们只能望而兴叹”。加上耳边常能听到的冷嘲热讽--要预报员干嘛?预报员老胡说八道!预报员是胡报员!……这些都是他们必需面对的心理考验。

但这些考验同时也是动力。虽然不能阻止老天的行为,但准确的预报可以大大减少天气灾害带来的损失。李小泉认为,“预报员要善于学习和总结。”尽管现在有了先进的预报模式,但如何运用和判断气象信息仍是预报员必须具备的能力。预报员需要学会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同时归纳和结合自己的预报经验,不断提高自己对天气过程认识的能力,才能有效地提高预报水平,满足公众的需要。

尽管已经退休15年了,但作为中国天气网的首席服务专家,李小泉忙碌的身影依然时常出现在公共气象服务的岗位上。每天他总会早早来到单位,听会商、总结天气重点、查询气象数据、为大家答疑解惑。李小泉笑着说:“小车不倒只管推!我活得充实,活得快乐。”

从一个帅气小伙变成了花甲老人,这是一个气象人用一生放出的光芒。

整整55年。(中国天气网文/刘珺)

》》想要了解其他预报员的养成记

张玲:“常常在夜里出没。”

马学款:“预报员做久了,都有一种追求完美的心态。”

孙跃强:“预报员是最想说实话的人。”

沈越婷:“梦想做一名首席预报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