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认知天气气候如何服务气候行动?
《直击天气——与科学家聊“天”》节目录制现场。(摄影:关禺)

中国天气网讯 今年3·23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气候知识服务气候行动”。那么,我们日常听到的天气、气候以及气候变化在气象学上是怎么界定的?认知天气、气候以及气候变化对我们的生产生活有何意义?3月18日下午在中国气象局办公室和减灾司举办的“直击天气——与科学家聊‘天’”活动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特别顾问丁一汇,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中国科学院气象学博士李汀就这些大众关心的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

天气和气候周期不同 气候变化体现长时期气候的平均状态

中国工程院院士丁一汇介绍,概括来讲,天气实际上就是短时间5-7天之内所发生的天气现象和天气过程,比如刮风、下雨、下雪、高温热浪、寒潮等天气过程。而气候则是一个长时间平均的大气状态,一般来说是以30天作为一个周期的平均状态,比如一个地区的温度是多少,降水是多少。天气是能感触到的,而气候是感觉不到的,但是最后可以告诉你是多雨还是少雨,是高温还是低温,是冷还是热。

气候变化是将气候以30年为一个标准的尺度,30年平均的气候状况所发生明显的变化,也就是这30年和下个30年不同,这个不同就是气候变化。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第五次评估报告得出,第一个成果是我们用43个指标,包括五个圈层的变化,综合地描述气候变化,肯定全球变暖是在进行;第二个成果是我们对产生气候变化的原因包括人类的原因、自然的原因以及大气自身变化的原因均可以量化;第三点,经深入研究,现在的气候向着更为极端化发展,从社会经济的风险评估来看,温度上升不能超过2℃,否则会明显增加负面影响,人类会面临更大的风险。

认知气候变化有助于投入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行动中

气候变化是跟每个人相关,谁都无法超然。聚焦城市发展与环境,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介绍,气候变化对城市的影响非常大,因为城市是一个人口社会经济活动相当密集的地区,在这样一个小小的地区,如果出现极端的一些天气事件,比如说北京的7·21暴雨,就容易造成极大的灾难。如果说有寒潮来临,社会经济系统就需要有自然能源供给,使得社会经济活动可以正常进行。

潘家华说,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要求我们的城市是低碳城市,低碳使得我们的社会经济活动对气候变化影响的损失达到最小。第二,我们要建海绵城市,当有气候的灾难性事件发生时,城市能够承受得住考验,不至于造成很大影响。不管是低碳还是适用性的海绵城市,都需要有科学的规划,使城市的空间布局、产业的结构以及城市功能区的耦合都能够有利于应对气候变化。

目前,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已有很多行动,比如,我们提出减排目标,包括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下降,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费的比重,我们在哥本哈根大会提出来在2020年应该达到15%,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进一步提出2030年达到20%。另外,实行用电的阶梯价格,运用市场手段对消费者的奢侈浪费行为进行遏制。在全国推行的碳排放交易,也是以比较低的成本来实现减排。在适应气候变化方面,在十三五的规划中,我们明确必须要考虑海绵城市建设的要求,对下水道、供水、自然环境等都要有一个通盘考虑,使得我们的规划更加科学。

中国科学院气象学博士李汀表示,现在很多网友对于气候变化的认知还存在着误解,所以应该进一步普及气候变化方面的科学知识,公众只有真正认知并理解了气候变化,才能调动起自身的积极性真正参与到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行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