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气网讯 菲律宾,全称菲律宾共和国,是东南亚地区东部的一个岛国。菲律宾位于南海东侧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北隔巴士海峡与我国台湾省遥遥相对,南和西南隔苏拉威西海、巴拉巴克海峡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相望,西濒南中国海,东临太平洋。和印度尼西亚相似,菲律宾也是一个“千岛之国”,共有大小岛屿7000多个,自北向南主要可以分为吕宋岛、米沙鄢群岛和棉兰老岛三大岛群。

菲律宾的国家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14世纪前后。这一时期菲律宾逐渐出现了一些割据王国,其中最著名的是位于棉兰老岛以西、苏禄群岛、巴拉望岛一带的苏禄苏丹国,而这个苏禄国在明清时期也与我国有着非同一般的联系。明朝初年,苏禄的三位国王东王、西王和峒王曾率领数百人的使团来到明朝进行友好访问,受到永乐皇帝朱棣的隆重接待,苏禄国王也接受明朝册封,从此苏禄成为明朝属国。然而苏禄使团归国途中东王病逝,遗命留葬中国,于是如今在山东德州便留有一座苏禄东王墓,守墓的东王次子和三子从此也在德州落户;到了清朝雍正年间,两位王子的后裔更是以温、安两姓入籍德州,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

一、山高海深

菲律宾群岛一带的地形可谓“山高海深”、跌宕起伏。群岛东侧紧邻全球第二深的海沟——菲律宾海沟,最深处达到10479米。整个菲律宾群岛3/4以上的地形是山地,其中不乏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山。

菲律宾北部的吕宋岛和南部的棉兰老岛普遍是山地与河谷交杂的地形。吕宋岛中北部可以分为“三山两谷”,在三座南北向山脉之间分别夹着两个河谷平原,其中首都马尼拉即位于吕宋岛中部的中央平原上。棉兰老岛则分布着中央高原和众多山地,两个相对较大的平原也是由河流冲刷形成。菲律宾中部米沙鄢群岛的众岛屿面积虽小,可大部分岛上也有山地。

值得一提的是,菲律宾多的不仅是山,还有很多山具有特别的“技能”——火山。菲律宾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整个群岛共有200多座火山,其中活火山有21座。菲律宾最大的火山是位于吕宋岛东南部的马荣火山,由于具有接近正圆锥体的山体而被称为“最完美的圆锥体”;另外棉兰老岛东南部的阿波火山海拔2954米,是菲律宾的最高峰。

多山的地形不仅使菲律宾梯田密布,也给菲律宾东海岸一些地方带来了比较鲜明的“跨年雨”。在年底至年初,北半球大部分地区进入相对干燥少雨的冬季时,菲律宾东海岸一些地方却反其道而行之,雨水比起北半球夏季时还要多上不少。

给菲律宾东海岸带来丰沛雨水的正是北半球冬季时盛行的东北季风。在冬季,由于亚洲大陆的冷高压逐渐稳定在我国华南甚至南海上空,高压南侧的东北风也逐渐建立起来。当高压势力增强,东北风也会南下影响菲律宾,这时菲律宾群岛的沿海地区就首当其冲地出现降雨。而当东北风撞上菲律宾东部的南北向山脉时,迎风坡效应使得雨势被放大,使得菲律宾东海岸的雨水明显比其他季节更加丰沛。

例如菲律宾吕宋岛东南部的黎牙实比以及棉兰老岛东海岸的苏里高,每年11月雨水就会快速增多,一直到1月,月平均降水量普遍会达到300毫米以上,比起一年中其他月份都多了不少。而相比之下,位于吕宋岛中部平原地区的马尼拉就完全不一样了。马尼拉东西两侧都有南北向的山地阻挡,东北季风携带的水汽很难到达这里,所以年底年初并不是马尼拉的雨季,相反马尼拉一年中最多雨的时期是6月至9月,与我国中东部不少地方相似。

二、椰子之邦

菲律宾位于北纬5°至20°之间,属于典型的热带国家。提起“热带”和“海岛国家”,大家脑海中很容易浮现出碧海蓝天、沙滩椰树等浪漫清新的景象,而这类美景在菲律宾不仅有,还相当多见。

菲律宾有着“椰子之国”的称号,也是世界上产出椰子最多的国家之一,菲律宾首都马尼拉甚至有一座椰子树建造的“椰子宫”,向世界展示菲律宾“椰子之邦”的风貌。

菲律宾盛产椰子,也与当地常年温热、雨水丰沛的气候密切相关。无论是我国华南地区、东南亚、太平洋群岛还是拉丁美洲,椰子普遍生长在南北纬回归线之内的热带低海拔地区,而菲律宾的一些沿海平原与河谷地区则是完美的椰子生长地。例如棉兰老岛南部的达沃,不仅是菲律宾第三大城市,同时还拥有“菲律宾果篮”的称号,椰子制品也是当地一大特产。

下面以达沃为例来一窥菲律宾成为“椰子之国”的原因。

1、土壤特点:

椰子适宜生长在排水良好的海洋冲积土或河岸冲积土地上,而达沃位于棉兰老岛南部的沿海平原地区,所具有的正是海洋冲积土,另外棉兰老岛的河流冲积平原也符合椰子生长的要求。

2、气温方面:

椰子喜好温暖,适宜生长在年平均气温26-27℃并且年温差小的地区。而达沃地处热带沿海地区,年平均气温27.2℃,而且一年中的气温变化非常小,最热的4月、5月平均气温28℃,最凉的1月平均气温26.4℃,可以说当地的气温条件非常符合椰子的“喜好”。

3、降水方面:

椰子适宜生长在年降水量1300-2000毫米,且一年中各时期降水分布较为均匀的湿润地区。而达沃年平均降水量1792.7毫米,一年中有10个月的月平均降水量在100毫米以上,且各月平均降水日数普遍达到10天以上。在降水方面,达沃的气候也比较符合椰子的生长条件。

综合以上方面,达沃的确具有理想的椰子生长环境,而无论是棉兰老岛的河流冲积平原还是吕宋岛的河谷地区,由于环境相似,同样适合椰子生长。所以常年如夏、湿润多雨也是菲律宾成为“椰子之国”的重要原因。

三、台风之国

除了椰子,菲律宾还有另一样非常常见的“特产”——台风。

在西北太平洋,台风通常会在北纬5°-20°的热带海域生成,主要的活动范围也通常在北纬5°-30°之间。而且由于台风生成和发展需要大量热量和水汽,所以海表面温度高于26.5℃的温暖洋面是它们理想的生活环境。当然如果有外界输送水汽就更加利于台风发展,像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空的副热带高压周围的暖湿气流、还有夏季南海上空发展的西南季风都是台风理想的“水汽来源”。

如此来看,对于台风而言,菲律宾以东的西北太平洋洋面正是它们理想的生成之地和发展之所。同时,由于菲律宾位于西北太平洋的开放海面上,而且国土位于北纬5°至20°之间,当台风顺着副热带高压南侧向西移动的时候,影响或登陆菲律宾就比较容易了。

所以和东亚、东南亚其他国家不同,菲律宾在一年中任何时间都有可能受到台风侵袭。而且由于菲律宾距离台风生成源地较近,所以通常是台风登陆的“首选”地点,而且其中不少台风都是在自己一生中强度最大的时候登陆菲律宾。例如2013年第30号台风“海燕”就是在巅峰时期登陆菲律宾,登陆时的强度为75m/s(超强台风级),这个强度在台风观测史上非常罕见。“海燕”在登陆前后给菲律宾米沙鄢群岛不少地方带去巨大的破坏和极其严重的灾难。

据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PAGASA)统计,1948年至2005年之间,平均每年有9.73个台风登陆菲律宾,而平均每年进入影响菲律宾台风区域(PAR区域)的台风则多达18.6个。每年7-11月份是台风影响菲律宾最为集中的时段,这段时间登陆菲律宾

由于菲律宾通常在下半年受到台风影响较多,所以如果计划去菲律宾旅游,不妨选择上半年出行。另外,台风对于菲律宾各个地区的影响概率也不太一样,出行时也可以将此纳入考虑因素:

1、吕宋岛北部:这个区域台风袭击最为频繁,大强度台风登陆最为集中,但反而台风灾害最轻。除了防台经验丰富外,吕宋岛东北部为高耸的马德雷山,呈南北走向,通常与台风行进方向垂直,对台风削弱作用明显,即便是超强台风登陆,山间的坝子仍然可能感受不到大风。另外,吕宋岛北部植被保存较好,也不易产生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只有台风长久徘徊不去,导致暴雨持续,才有可能造成较大灾害。

2、吕宋岛南部及米沙鄢群岛:袭击这个区域的台风远不及吕宋岛北部多,台风强度通常也不如影响吕宋岛北部的那么大,但灾害损失最大。这是因为吕宋岛南部为菲律宾政治、经济中心,人口极为密集。另外,吕宋岛南部为火山分布区,著名的马荣火山即在此。火山的存在大大增加了这一地区发生泥石流等灾害的可能性。

3、棉兰老岛:棉兰老岛总体位于北纬10度以南,属于强台风“盲区”,很少受到台风影响。但需要注意的是,棉兰老岛是火山、地震多发区,发生泥石流风险非常大。当台风经过时,强降雨引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比较大。

总体而言,菲律宾由于地理位置和地形的原因,经常会受到台风带来的较大影响。所以在前往菲律宾之前,不仅要仔细规划行程,也需要持续关注目的地的天气变化,以防遇到台风对行程带来不利影响。(作者:宋英杰、霍云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