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气网讯 马来西亚,全称马来西亚联邦(Malaysia,前身马来亚),全境被南中国海分成东马来西亚和西马来西亚两部分。西马来西亚为马来亚地区,位于马来半岛南部,北与泰国接壤,西濒马六甲海峡,东临南中国海,南濒柔佛海峡与新加坡毗邻,并建有两条长堤相通。东马来西亚包括沙捞越地区和沙巴地区,位于加里曼丹岛(婆罗洲)北部,文莱则夹于沙巴州和沙捞越州之间。

一、同一国家隔海相望

马来西亚国土面积约为33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4192公里,全境被南中国海分隔为西马来西亚和东马来西亚两部分。西马来西亚(马来亚地区)位于马来半岛,其中东、西两侧沿海地区为平原,中部则是以分布着热带雨林的山地为主,其中不乏海拔超过2000米的山地。马来半岛西海岸濒临被誉为“海上十字路口”的马六甲海峡,由于航行条件优越,半岛的很多重要海港分布在西海岸。东马来西亚位于加里曼丹岛北部,与马来亚地区类似,北部沿海地区地势较低,越向岛内山地越多、地势越高,最高峰是位于沙巴州的基纳巴卢山,高4095米,是东南亚地区最高的山峰。

二、“多雨”和“更多雨”

无论是位于马来半岛的西马来西亚还是位于加里曼丹岛北部的东马来西亚,位置都非常接近赤道,因此马来西亚大部的气候普遍具有热带雨林气候的特点,全年气温变化很小,各月降水普遍比较充沛。不过由于马来西亚受到季风影响比较明显,因此当地气候也具有一些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

在马来半岛,如果一定要划分季节,那么当地的季节大体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多雨”季节,另一种是“更多雨”的季节……由于接近赤道,马来半岛全年雨水丰沛,所以只有雨水相对较多和较少的时期。另外由于地形影响,以中部山地为界,马来半岛东侧和西侧的“多雨季”和“更多雨季”出现的时间稍有不同。

半岛西部一年中通常有两个降水高峰期。例如吉隆坡,每年3-4月和9-12月这两个时段,各月平均降水量都会达到200mm以上,其中雨水最充沛的11月,月平均降水量为321mm。不过不论哪个月到访吉隆坡,遇上下雨的概率都不低,即使是雨水最少的5月,吉隆坡平均都有14天会下雨,接近一个月中一半的时间。

半岛东部的情况则与西部有些差异,每年总体只有一个降水高峰期,而且峰值通常比西部大很多。例如关丹,每年的降水高峰期出现在11月至次年1月,月平均降水量普遍接近或超过300mm,降水最多的12月,平均降水量达到563.9mm,远远超过吉隆坡降水最多月份的平均降水量,而且还超过了北京平均一年的降水量(532.1mm)。

马来半岛东部在年底的雨水如此充沛,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这里位于山区的东侧。在北半球的冬季,来自亚洲大陆的冷空气越发强势,所以进入12月,我国大部普遍持续受到冷高压控制,而中南半岛东部和南海的低空则普遍会受到高压前部的东北风控制。当冷空气势力增强,东北风甚至可以向南推进到马来半岛所在的赤道附近,这时半岛东侧就成为了“迎风坡”,更加助长了雨势。

而当东北风持续控制南海大部上空,冷暖空气的持续交汇甚至会使马来半岛东部出现持续的强降雨。在2014年12月,由于大陆冷空气持续强势,马来半岛东部在12月下半月连续出现强降雨,例如哥打巴鲁在短短半个月内下了接近1700mm的雨,几乎相当于当地12月平均降水量(571mm)的3倍。持续的强降雨使马来半岛9个州出现严重的洪涝,并且还引发了山体滑坡。

三、“长屋”的秘密

在东马来西亚(加里曼丹岛北部)沙捞越州,有一种造型非常特别的民居——马来长屋。“长屋”顾名思义,它的长度通常很长,短则数十米,长则超过百米。长屋的主人是生活在沙捞越州热带雨林的达雅克人(Dayak),因为一座长屋中通常会有几户或几十户人家共同生活,所以需要屋子的“长度”比较长。根据不同的地形或河岸分布,有些长屋呈“一”字型,外观整齐,有的则蜿蜒起伏,连绵成片。充满热带风情的长屋与优美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成为马来西亚特有的人文景观。

长屋的建造普遍是就地取材,以竹木结构为主,以木板或椰树叶覆盖屋顶,周围有篱笆环绕,充满民族特色。房屋由高架木桩支起,通常离地面2至3米,上面住人,屋下饲养家禽牲畜,这与我国湘西、鄂西、黔东南等地区的“吊脚楼”有些相似。

长屋特别的结构非常让人感兴趣:房屋主体由柱子高高架起,远离地面;房屋各面都有很多窗户,四面透风;而且屋顶的斜度也比较大。这样有趣的房屋,与当地天气的各个方面都密切相关。

东马来西亚与西马来西亚一样,都距离赤道非常近,所以一年中各个时期的气温起伏不大,大部分时间雨水充沛,只是比起西马,东马大多数地方的雨季更长、雨量也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例如沙巴州首府亚庇(KotaKinabalu),5月到12月各月的平均降水量都超过200mm;而气温的发挥更加稳定,一年各月的平均最高气温都保持在30-33℃之间,最低气温也大多是23-24℃。

综合降雨和气温的条件来看,亚庇的气候与我国华南地区的雨季比较相似,气温高、雨水多、空气潮湿。而且由于亚庇所在的加里曼丹岛北部接近赤道,因此很难出现大风天气,并且有气象记录以来,这里还没有受到过台风侵袭。

这样高温、高湿、多雨还少风的气候下,当地居民的住所就需要具备以下几个功能——

1、防潮:即使在我国江南地区,春夏季节也会出现地面返潮,甚至地面积水的现象,而更加潮湿的加里曼丹岛,住所显然有这种需要。

2、防洪:在一年大部分时间都是雨季的加里曼丹岛,房屋不仅需要具有防潮功能,更需要能够防范不期而遇的强降雨引发的洪水。

3、透风:除了少有35℃以上的高温天气,加里曼丹岛全年的气温水平总体与我国江南、华南的夏季相当,再加上空气潮湿、风力弱,房屋通风透气的功能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返回来看长屋的构造,上面几个条件都很好地得到了满足:房屋主体距离地面2-3米,这样的高度使得房屋能够躲避大部分突发的洪涝灾害。另外大斜度的屋顶可以使大量雨水倾泻而下,减少漏雨风险。此外在通风方面,不仅房屋四周宽敞的窗户利于空气充分流动,远离地面的房屋本身就可以利用自下而上的穿堂风来保持屋内凉爽,同时也能减少地面返潮。所以从天气的角度考虑,这样构造的房屋对于加里曼丹岛雨林中的居民来说是非常实用的。

四、穿长袍戴头巾真的不热?

随着各地移民、宗教传播等活动,马来西亚逐渐成为马来人、华人、印度人和其他当地少数民族聚居的多民族、多宗教国家。在马来西亚,伊斯兰教是国教,另外当地也分布着佛教、印度教、基督教等宗教信众。

虽然马来西亚并不属于传统的“伊斯兰国家”,但伊斯兰教对马来西亚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马来西亚联邦宪法中规定:“马来人指那些信仰伊斯兰教,习惯上讲马来语并遵循马来民俗习惯的人。”而这里的“马来民俗习惯”中的很大一部分都与伊斯兰教有关,比如圣纪节(先知穆罕默德诞辰),开斋节(也是马来人的新年)在马来西亚都是非常重要的国家节日,可以说伊斯兰教已经成为马来人的生活方式。截至2013年,马来西亚大约有1950万穆斯林,约占全国人口的61.3%,所以在马来西亚的街头,经常可以遇到头戴礼拜帽的穆斯林男子,也可以遇到炎炎夏日还戴着严实头巾的穆斯林女子。

除了礼拜帽或头巾,马来人的传统服装也普遍以长袖衣物和长裤、长裙为主。马来人男子传统服饰为Baju-Melayu,上衣非常宽松,罩在长裤外面,有时会在腰上搭配一种短纱笼(Sampin)。女子传统服饰为Baju-Kurung,这是一种随着伊斯兰教的普及而逐渐流行的服饰,上衣宽松、长及膝盖,罩在长裙外面,通常还会搭配Selendang(披巾)或Tudung(头巾)。

这两种传统服饰最大的特点就是——款式非常宽松。在常年闷热少风的马来西亚,宽松、轻薄的服装可以减少与身体的贴合,更利于身体散热,而长款的设计则可以使大部分皮肤免遭暴晒。虽然穿着长衣长裤(或长裙)还是会觉得比较闷热,但是千万不要小看热带地区阳光的威力,如果在室外长期活动又没有做好充分的防晒措施,皮肤会很容易被晒伤,且往往需要数日才能恢复。所以在马来西亚这样的热带地区,选择长款服装会更加明智。

另外对于穆斯林标志之一的礼拜帽或头巾,从实用角度考虑,也可以减少头顶暴晒。不过这两种服饰其实更多的是代表马来人的信仰,也是他们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所以前往马来西亚旅游时,我们更应该怀有的是对当地人信仰的尊重。(作者:宋英杰、霍云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