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气网讯 3月24日上午,中国气象局在北京召开《2017年中国公共气象服务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新闻发布会。《白皮书》中指出,2017年全国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达89.1分,创历年来最高,且各项评价指标连续4年保持快速增长。

QQ图片20180324160803_副本.jpg
《新闻联播天气预报》节目主持人宋英杰主持发布会。赵嫣嫣 摄

2017年,我国气象灾害多发频发,高温日数创历史新高,暴雨洪涝灾害突出,登陆台风多且时间集中、影响重。

QQ图片20180324160736_副本.jpg中国气象局副局长余勇发表讲话。赵嫣嫣 摄

为立足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最大程度减少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去年各级气象部门强化监测预报预警服务,加快推进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据统计,全国共2723个县出台了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制度管理办法,2712个县出台实施了气象灾害应急专项预案,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达7.8万个,气象信息员村屯覆盖率达99.7%。此外,并不断强化发展预警信息发布手段,提升预警传播速度,气象灾害预警发布时效由10分钟缩短到5至8分钟,预警覆盖率达85.8%,较2016年提高0.8%。

为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强化气象服务供给侧改革,2017年我国气象预报更加精细,产品更为丰富,传播渠道更为多样,获取更为便捷。例如,预报信息更新频率由两年前的3小时提高到2017年的10分钟,开展基于用户习惯的气象信息推送,以及灾害天气实时导航、健康气象、滑雪等个性化服务,使得气象服务由大众性普惠式向分众化、定制式转变。

需求得到满足,人民群众对气象服务满意度也快速提升。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2017年,全国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为89.1分,创历年来最高,其中农村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为89.9分。公众气象服务各项评价指标连续4年保持快速增长。

此外,全国气象行业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也做出了重要贡献。例如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打造生态文明建设气象服务品牌,开展“中国天然氧吧”创建活动,开展国家气象公园的试点建设等;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开展多灾种早期预警系统亚洲区域预警系统建设,实现卫星广播系统、气象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系统和卫星天气应用系统等中国气象服务品牌系统(平台),在菲律宾、哈萨克斯坦等周边19个国家的落户和应用,赢得国际广泛赞誉,使得中国成为世界气象中心。

同时,2017年各级气象部门助力精准扶贫开展,智慧气象服务深入到村域经济发展、农产品气候论证等新领域,智能手机客户端用户达240万。国家级贫困县自动气象观测站和信息服务站分别覆盖91%和90%的乡镇。形成宁夏闽宁气象扶贫、安徽乡村旅游扶贫、贵州大数据村域经济服务社扶贫等先进经验。

2017年,我国公共气象服务能力的提升,得益于气象监测预报以及科技人才能力的支撑。未来,中国气象局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以智慧气象为基础,发展更为精细、更加智能的气象服务,让公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