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科普,离不开气象专家提供的这片肥沃的“科普土壤”,这也意味着对“意见领袖”“科普品牌”与“炫酷创意”有了更高层次的需求。对此,气象领域的专家、大咖怎么看呢?

中国工程院院士丁一汇:

科研与科普: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近年来,气象科普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更加与公众关联。例如北极气候变化为何且如何影响我国气候?冬季风减弱是否加剧我国环境污染?近十几年来公众也不断提问:为什么夏季中国高温热浪强度不断增大?甚至通过了解美国2005年“卡特里娜”、2013年“桑迪”以及2017年“哈维”案例,提出台风登陆时强度为何比以前更强等问题。

第二个特点是,公众经常把气象灾害与气候变化关联起来。目前单纯从天气过程说明灾害的发生,已无法回答公众的疑问。这也反映出公众对于气候变化的认识在提高,更希望了解其致灾的深层次原因。

由于上述变化,比较突出的问题是气象科普应不断更新知识,站在科学发展的前沿,向公众合理解释发生的新现象新事实。由于公众认知水平也在提高,气象科普如果赶不上这种增长的需求,必然不会受到欢迎,气象科普也会失去公众的信任度。

从历史上看,绝大多数大科学家也是杰出的科普专家,包括气象界大师劳伦兹,就为公众写过一本《混沌的本质》,深入浅出地解释了气象预报具有不确定性。又如近代台风专家伊曼纽,写了阐述台风的科普书《飓风》,公众读来犹如身临其境。 我做研究工作的同时也长期从事气象科普工作,这两者是相互促进绝非是相悖的。今后,我还继续坚守这个信条,继续坚持科学、教育与科普相结合的方向,发挥余热为青年气象工作者铺平前进之路、成长之路。(中国气象报记者孙楠整理报道)

中国气象学会气象科学普及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朱定真:

气象科学传播需要品牌传播专家

如今,作为老牌科普的气象科学传播逐渐呈现出一种开放的新格局,开播中国气象频道,创办中国气象自主传播平台;与中国科协加强战略合作,跟踪国家政策导向;与腾讯网、果壳网等新媒体科普平台建立联系,拓展传播渠道、狙击谣言;在气象科技进步奖中增设科普类奖项,调动大批气象科技人员更加愿意从事科普工作……无一不是气象科学传播发展中的好趋势。

然而,老牌科普与一些势头强劲的新兴领域科学传播相比,仍显得动力不足、动静不大,其中很大原因在于,气象科学传播缺少一批有高度关注度和影响力的品牌传播专家。

在2003年SARS影响期间,作为呼吸病专家的钟南山以科学的态度应对灾难,获得公众的信任。在此之后,政府和公众开始意识到,可以代表整个领域公众形象、引导真正科学舆论的“意见领袖”——品牌传播专家,对于提升领域的公信力、提高公众的知晓率、加强科普效果是事半功倍的。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国家,目前防灾减灾预报预警产品的质量、精准度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不充分、不平衡的矛盾。气象领域也需要推出一批能够提升领域的公信力、提高公众的知晓率、加强科普效果的品牌传播专家。他们应当成为行业与公众沟通的桥梁,适时发出权威的声音,正确引导舆论,宣传气象科学,狙击谣言。(中国气象报实习记者张宏伟整理报道)

中国气象学会气候与气候变化科学传播专家周兵:

集活力与创意打造科普精品

近年来,气象科普焕发了新的活力,呈现出新的气象,形成了新的气候。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随着四季更迭,传统主题一如既往保持科学解读的新鲜感和行业优势,作品形式、深度、宽度均有亮点,科普基础更加扎实;二是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与气候变化、重大气象服务成为科普宣传的主角,气象科普工作者服务意识、敏感性、主动性进一步加强,第一时间能发出权威声音,传播影响力更加扩大;三是顺应新媒体分层化需求,宣传更有针对性和吸引力;四是气象科普与气象科学同等重要的认识认知程度逐渐被接受,参与科学传播的队伍不断扩大,气象科普精品不断涌现;五是行业内外决策者越来越重视科普工作,世界气象日、防灾减灾日等时间节点科普活动,使得每年总能掀起多个气象科普的高潮。

我近十年来从事气象科普工作的心得是,认识到了科普工作的重要性,每当看到自己的科普工作对社会、对国家有一点点作用,就感到很快乐。2014年到2016年间,国家气候中心对厄尔尼诺的初生、成长、成熟、衰减、结束进行了多种形式的立体式监测预测评估、分析总结,气象部门多渠道发声,使之成为中国科协“2016年科学传播十大事件”之一。

兴趣是做好事业的最大推动力。不可能期待所有的科学家都对科普工作充满热情,但一定要让社会、让决策者清醒地意识到科普是科学家的艺术,科普工作在防灾减灾救灾和趋利避害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对国家、对人民均有积极意义。

气象科普中存在的问题还是比较突出的,例如重视国内事件的分析解读,忽视国外重大事件的分析总结与解读,视野不够宽阔;缺乏交叉学科科学知识的支撑,缺乏人文科学知识的支撑,使得作品特色不鲜明、不易读。要树立科学的观念,坚持摆事实、讲道理、受启发、见行动,使得科普工作感性与理性并存,生动活泼又使人受益。

气象科普是一件任重道远的工作,需要有热情、有激情、有活力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加入,迎接新时代的挑战。(中国气象报记者张玮鸥整理报道)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涛:

科学思维培养与知识普及相辅相成

重科技知识、轻科学思维或许是目前科普工作存在的局限之一。在开展科普工作中,我们往往更重视科学知识的宣讲,而对科学思维尤其是逻辑思维的介绍与培养有所欠缺。另外,科普工作似乎有“标签化”的嫌疑,容易陷入“科普就是科技工作者对公众普及科学知识”的泥淖,这样未免狭隘了。其实,科普更应该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做好的事。

科学知识浩如烟海,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将其统统普及。但客观、全面、逻辑严密的科学思维能力不仅需要提倡,更应该普遍培养。它能更有效帮助公众辨别事物是否符合科学、是真是伪,而非轻易地人云亦云。并且,科学思维的培养与科学知识的普及是相辅相成的,缺乏科学思维,人们更易受到误导,相信谣言。

所以,给公众尤其是给孩子们普及各种科学知识是不够的,要进一步培养他们科学探究、科学思考的能力和素养。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重事实并根据事实进行科学推理以及符合逻辑的判断。在中央气象台科普进校园系列活动中,我不仅仅告诉孩子们“地震云”这个说法是各个学科都不承认的,还进一步告诉他们,这是某些人通过选取某些观测事实,并将这些事实之间的偶然联系以不严谨的逻辑推理成因果关系的错误行为。

我们科普工作的对象可能同时存在缺乏科学知识和科学思维能力的情况。如果以一种明显的说教方式进行科普,对方很可能会抵触。因此,科普要做得更接地气,更有吸引力,才能让公众接受。(中国气象报记者黄彬采访整理)

中科院大气所季风研究中心副主任魏科:

用科学沃土培育科普之树

近年来,极端天气灾害多发,尤其是全球变暖带来的新变化引起公众关注,公众有探知气候变化成因的欲望,而做好科普工作正是解决之道。

但截至目前,我看到的大多数科普并没有达到“科”的程度,更多的是向公众介绍普通的气象知识,科学深度不够。其实,在科普的过程中,应该把最新的科研进展、前沿问题介绍给公众,而不仅仅是常识介绍。

我本身是做科学研究的,之所以关注科普工作,是因为我意识到科学和科普密不可分。如果科学家不做科普,那么伪科学就会传播;如果科学家不向公众传播科学思想,那么各种反科学的言论就会甚嚣尘上。可以说,科学家做科普相当于给科学培养土壤,只有把土壤培养得更加肥沃,科学基础才能打得牢靠,只有肥沃的土壤才能长出科学的参天大树。

科学家是专业做科研的,不能强求科学家一定要做科普;媒体记者是做媒体传播的,不能强求媒体记者专职承担科普任务。因此,弥补上面提到的差距,需要科学家、科普工作者和媒体记者共同打造科普产品,任何一个单方面做出的东西都是有缺陷的,只有三方形成合力,实现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才能把科普做得更好、更漂亮。

具体到气象科普,相对于其他领域的科普而言,其有很多优势,因为每天都会发生不同的天气现象,永远都会有新话题。鉴于一个天气现象持续时间不会很长,所以做气象科普最好提前制订预案,早做准备,等天气过程发生时直接发布产品。(中国气象报记者宛霞整理报道)

国家大气环境监测卫星工程应用系统副总师张兴赢:

让刻板深奥的气象知识充满“烟火气息”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科学知识普及传播的重视,中国气象局在科普宣传领域下足了功夫,不仅在传播手段上创新——利用新媒体(微博、微信、APP等)手段更加广泛地传播气象知识,而且在传播的形式和内容上做足了文章——科普内容诙谐、幽默、自嘲,可以说在“嬉笑怒骂”之间让刻板深奥的气象知识充满“烟火气息”,飞入寻常百姓家。

我清晰地记得,2007年当我的第一篇关于卫星监测研究中国长期的大气二氧化氮污染的学术论文在《中国科学》发表后,国内环境领域的院士、专家都十分好奇地询问这一新领域的科学问题,虽然现在我国在该领域已取得阶段性的成果,但是对于大众来说依然是“高高在上”。我首次接受中国气象报社的微博在线科普访谈时,在短时间内在线关注和互动的粉丝就突破百万,让我受宠若惊,大众对科学知识的“原始渴望”也深深地触动了我,让我重新思考科学的价值和科学家的价值。如果科学家能够让科学知识普惠众生,这也是功德无量的大事,可以让人们克服对未知事物的恐惧、认知事物的科学规律、有效防范灾害的发生和发展、减轻财产损失、减少人员伤亡。

目前全社会对气象科普还缺乏系统性,没有规模化和常态化,基本都是属于新闻驱动型。如果可以让科普进到学校教育体系,针对不同的年级形成规范的科普教程,才能真正实现科普进学堂。(中国气象报记者卢健整理报道)

中央气象台新媒体负责人刘芯竹:

科普需要切合时代需求

我从事气象科普工作十年间,有幸见证了气象科普的兴起和发展。

以往公众对气象部门的认知就是做好天气预报,只要预报准,其他都不重要。正因为普通老百姓对气象学不了解,对大气运行规律不清楚,才会产生“天气预报一定要准,不准就是你们工作不认真不努力”这一刻板印象。

中央气象台官方微博是气象科普工作的重要窗口。我们通过微博和网友交流互动,媒体记者也常常根据中央气象台发布的微博内容进行相关报道,可谓是一举多得。

结合社会热点、使用新兴网络用语、活用表情包,科普也需要与时俱进。一个“萝卜蹲”预警为什么深受大家喜爱,就是因为既能看懂,又很好玩。一个人看见分享了、传播了,就有更多的人看到了、知晓了,继而进行防范,那我们的预报工作才真正落到实处,起了效果,这就是科普的魅力。

我们的科普要注重调动公众的主动性。写一百篇科普文章,画一百幅天气学原理的图片,没兴趣的人还是没兴趣,不会注意,那我们做的就是无用功。公众为什么要看我们的科普产品,这就需要给他们一个契机,只有浓厚兴趣支撑的学习才会有切实的效果。所以,我们在微博上会转发抽奖送台风命名权,让每一个粉丝都成为我们的科普传播点。

此前微博上有一个热门视频,是美国某天气预报节目制作的台风登陆实景模拟,将主持人置身于虚拟出的风暴潮中进行说明讲解,十分“炫酷”。很多网友给中央气象台微博留言道,“什么时候我们国家的天气预报也可以做成这样”。

诚然,我们要承认自己在技术探索这方面的差距,很多新技术的应用也会滞后很多年。但是,这不妨碍我们可以前瞻一些,在科普这条路上不妨看得远一点。在技术手段受限的情况下,思路可以更开阔,创意上可以更跳脱。(中国气象报实习记者刘若馨整理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