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报记者郝静报道 3月26日,由世界气象组织(WMO)和中国气象局主办的首届世界气象中心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研讨会为期4天,来自9个世界气象中心和WMO区域专业气象中心等机构、WMO基本系统委员会和大气科学委员会以及中国气象局、WMO秘书处的60多位代表和专家将共同为各世界气象中心之间的协作、提升全球预报监测服务能力等建言献策。

首届世界气象中心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首届世界气象中心研讨会现场。(图/庄白羽

中国气象局副局长余勇代表中国气象局在开幕式上致欢迎辞;WMO秘书长佩蒂瑞·塔拉斯通过视频方式向研讨会致辞,并对会议重点研讨的议题提出要求。紧接着,WMO基本系统委员会副主席、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矫梅燕,WMO大气科学委员会主席代表莎拉·琼斯分别代表两个技术委员会致辞。

作为WMO最核心的全球预报和预测业务机构,世界气象中心为各国,特别是欠发达国家开展气象预报、预测提供稳定、丰富、高质量的无缝隙天气气候分析预报预测指导产品,牵头开展地球系统预报业务发展、国际气象预报技术培训等活动。首届世界气象中心研讨会主要议题包括:世界气象中心之间及其与区域专业气象中心之间的协调机制;推进WMO无缝隙全球资料处理与预报系统新理念的实施;支持欠发达国家气象水文部门的能力建设;世界气象中心如何支持人道主义活动等。

目前,WMO共认定了9个世界气象中心,分别位于美国华盛顿、俄罗斯莫斯科、澳大利亚墨尔本、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英国埃克塞特、加拿大蒙特利尔、日本东京、中国北京和德国奥芬巴赫。

由中国气象局承办的世界气象中心(北京)是唯一设在发展中国家的世界气象中心。自2018年正式业务化运行以来,该中心积极发挥作用,践行“全球监测、全球预报、全球服务”,研发了可以发布WMO规定产品的专门网站,同时积极开展全球监测和预报服务业务,丰富基于风云气象卫星的监测产品,积极推进海洋、航空等专业气象服务,共享风云卫星观测数据,积极推进MICAPS平台等对外援助,并为亚非等地区应对灾害性天气提供业务能力建设指导和人员技术培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