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气网讯 明天(6月21日)将迎来“夏至”节气,一年中白昼大于黑夜,阳光充裕雨水充沛的节气。今年夏至前期,长江中下游一带雨水不断;华北、华南两片区域一“烤”一“蒸”炎热升级。

夏至将至 暑热升级雨水增多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下来的节气,夏至这天,北半球白天最长,夜间最短,进入夏至意味着炎热将至,常见的天气有强对流、强降雨以及高温等。通常夏至期间,从华北到华南的天气大格局,大概就是“热-雨-热”的奥利奥夹心模式:华北地区干热、长江中下游地区多雨、华南地区闷热。

长江中下游降水增多 北方警惕强对流

常年夏至期间,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一般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雨水最丰沛的时期,恰逢梅子成熟,当地称之为梅雨季,雨带会在江淮到江南一带摆动。

今年进入夏至后,长江中下游地区持续较强降雨,此外,今天到25日,四川盆地东部、江汉、江南西部和北部以及华南西部等地自北向南先后有中到大雨,部分地区暴雨或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

进入夏至北方强对流天气也开始增多,中央气象台预计,22-24日,华北、东北地区中南部也有小到中雨,局地大雨或暴雨,并伴有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或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大家要及时关注临近预报,警惕强降雨和强对流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

北“烤”南“蒸” 夏至暑热升级

常年夏至期间,正是华北一带高温日数最多的时候,本周末到周一,华北都是持续高温,北京、石家庄、天津未来两天都是延续晴热暴晒的情况,之后夏至期间高温也会见缝插针时有出现。

而在江南南部、华南一带除了气温偏高,湿度还大,蒸笼的感觉一天都无法摆脱。而这种北“烤”南“蒸”的格局,还会持续整个夏至节气。

其实,夏至并不是最热的。因为接近地表的热量,这时还在继续积蓄,并没有达到最多的时候。故在之后的一段时间内,气温将继续升高,因此有“夏至不过不热”的说法。冬天有数九,夏天亦有,夏至日便是一九的开始。我们平常感受的气温其实是地表大气的温度,而这一温度在三伏天的时候才达到高峰,因此三伏天要比夏至这一天更热。

夏至养生吃点“苦”

夏至到暑热渐起,此时是一年中人体代谢最旺盛的节季,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因此,饮食宜清淡可口,避免油腻、难消化的食品。厚味肥腻之品宜少勿多,以免化热生风,激发疔疮之疾。

夏季因为多汗,体内的盐分损失过多,此时应该多食酸味以固表,多食苦味以清心。夏至除了饮食清淡,还可多吃苦菜类蔬菜,如苦瓜、香菜等。因苦味食物具有除燥祛湿、清凉解暑、促进食欲等作用。

自古以来,中国民间就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江南一带夏至吃面是很多地区的重要习俗,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此时夏至新麦已经登场,所以夏至吃面也有尝新的意思。(策划:冯玮 设计:罗嘉雪 数据支持:胡啸 审核:刘珺 刘文静 刘红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