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大会上向国际社会宣布中国碳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目标方向。”

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宇如聪在提案中呼吁,支撑碳中和愿景急需做好可再生能源气候服务。

宇如聪建议,我国能源系统需快速转型,特别是要大幅提高风能、太阳能、水电资源等可再生能源在未来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同时快速提升温室气体监测与评估能力,以精确把握能源结构调整,合理评价低碳发展效率。

科学认知:“热词”碳中和离不开系统“冷思考”

政协常委宇如聪为“碳中和”献策

气候变化是全球发展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中国的减排承诺引发国际社会热烈反响。实现“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愿景”任重道远。

碳中和是《巴黎协定》的既定目标,提出2℃温升控制和力争实现1.5℃温升目标。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实现1.5℃温升目标需要203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10年减少40%至60%,以维持大气层中温室气体浓度相对平衡。

“科学把握碳中和内涵关乎措施成效和愿景目标。”宇如聪认为,碳中和愿景的实现涉及能源结构优化、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人们生活方式绿色化,会给全球经济增长、工业发展、城市进步甚至每一个人的生活带来深刻改变。

此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确定为今年八大重点任务之一,这意味着中国能源结构转型按下“加速键”。

研究表明,由于累积碳排放的温升惯性,即使达到碳中和状态也并不意味着全球温升立即停止。

正因如此,宇如聪指出,“热词”碳中和离不开系统“冷思考”,需要加强对碳中和目标科学内涵及其紧迫性认识,加快推进低碳技术突破,助力碳中和愿景尽早实现。

优化结构:加速能源转型 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

数据显示,我国可再生能源资源开发潜力很大,过去十年,风电、光伏装机量已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伴随风电、光伏发电技术成本快速下降,我国油气对外依存度大大降低,风电、光伏发电已成为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保障。

“实现碳中和愿景,要求我国风能和太阳能装机容量达到60亿千瓦以上。”宇如聪指出,以风能、太阳能、水电资源为代表的主要可再生能源,都是直接或间接的气候资源,具有间歇性、不稳定性等特征,其高质量发展并非简单增加基础设施投入,而是需要提前科学规划,以形成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常规能源协同发展的空间布局。

回顾各类可再生能源的规划、开发、运行,均与气候条件及其变化密切相关。在宇如聪看来,实现能源、气候深度融合,最大程度发挥可再生能源的质量效益,必须加快建设我国能源气候服务体系,尽快摸清我国风能、太阳能、水电资源“家底”。他强调,对于水电资源,要加强水电站防洪气候服务,实现水资源与发电之间的平衡。

在此过程中,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意味着我国风电、光伏装机量将呈现数倍乃至数十倍的增长,如此大规模的开发利用对我国气候、生态和环境的影响尚不明晰。

“应加强大规模气候资源开发对我国气候、生态和环境的影响研究,部署‘十四五’我国承载力脆弱区气候变化应对能力提升工程,为科学开发利用气候资源提供科技支撑。”他说。

增强实力:提升监测能力 合理评价低碳发展

人类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知经历了一个从科学认知到政治共识的过程。监测和评估温室气体排放成效,加强碳收支过程评估与未来预估,是实现碳中和愿景的重要环节。

宇如聪指出,我国虽然于1990年起开始建设温室气体观测站,开展持续观测、分析,逐步形成温室气体监测网,但目前观测站网密度尚未覆盖关键区域和重点城市,在监测要素不全的情况下,合理的碳中和评价方法和标准尚未建立。

政协常委宇如聪为“碳中和”献策

今年1月下旬,中国气象局在京启动运行温室气体及碳中和监测评估中心,该中心将紧密围绕国家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需要,联合国内外优秀科学家开展有组织的碳中和科学研究和监测评估核心技术攻关,为我国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多情景路径开展研究。

他呼吁,应在现有的温室气体大气本底站基础上,科学布局并建设省市联动的温室气体监测网,进一步实现区域和城市尺度碳汇潜力监测;加强评价标准和方法研究,尽快提升碳收支监测和定量评估水平,为全球气候变化和碳中和愿景贡献中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