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科研尖兵遇到重大任务会如何?

是创新,是结出硕果。自北京冬奥气象服务保障工作启动至今,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气科院”)党委坚持以科技创新助力气象服务保障工作,组织开发无缝隙分析预报前沿系统,在“智慧冬奥2022天气预报示范计划”平台实现业务化运行;自主研发冬季气温次季节至季节一体化预测模型,服务冬奥气候预测会商;推动冬奥环境气象预报模式研发升级,为冬奥提供全国和华北区域雾-霾、能见度、污染形势预报和减排防控措施建议……

当科研尖兵形成战斗堡垒会如何?

是拼搏,是一往无前。自2019年12月起,气科院党委出台推进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示范建设实施方案,以气候与气候变化研究所、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两个党支部作为“先锋队”,从示范建设、形成经验到广泛铺开 ,统筹推进、稳扎稳打。两年来,气科院以示范建设支部为点,带动各党支部深入推进党建业务融合,战斗堡垒全面夯实、服务保障冬奥会科技支撑任务全面落实。

示范支部冲锋在前、勇担使命。“重大任务磨尖兵,尖兵引领勇创新”,这是气候与气候变化研究所党支部在实践中摸索出的“尖兵引领”支部工作法。作为“最紧急、最紧迫”的冬奥科技保障任务,气候与气候变化研究所党支部安排冬奥保障带班、值班研究人员,建立适用于冬奥会气温的统计预测模型,密切追踪重要气候事件开展复盘分析,及时为2022年冬奥会提供赛区气温的次季节至季节预测产品。“要知史担责,提高政治站位、实践研究型业务,奔着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去。”全国重大气象服务先进个人、气科院优秀共产党员刘伯奇同志在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上这样说。作为冬奥气象预报预测专家组成员,他组织开展冬奥气象条件气候预测会商,注重科研业务结合,及时调整改进预测方法,为冬奥气象中心提供准确可靠的赛区气象要素次季节至季节预测结果。

以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为原则,自2020年8月起,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冬奥气象服务保障临时党小组成立,党员团队囊括了大气科学、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多种学科领域。临时党小组党员原新鹏的专业是应用数学,刚到岗时面临调整科研方向。通过政治理论学习,他深刻认识到要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需要,融入气象事业发展需要。现在的他致力于将数学理论融入数值预报效果改进中,并应用于冬奥会气象服务保障。秉持着“自主创新是核心竞争力”这一信念,包括原新鹏在内的党小组全体党员以实际行动诠释责任担当,实现了模式预报后处理方法理论方面的创新,有效对风、温度、降水、能见度等多气象要素进行订正。目前,该系统在“智慧冬奥2022天气预报示范计划”中实现业务运行。

“新生”支部团结一致、鼓足干劲。2019年刚刚调整成立的青藏高原与极地气象科学研究所党支部,成立了科技冬奥“雪务保障”研究项目组临时党小组。党小组成员分别前往崇礼密苑云顶乐园、亚布力国家滑雪训练基地和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开展了高温天气条件下冰状雪赛道制作试验,为应对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可能遇到的春季回暖天气做好预案。在试验过程中,项目组遭遇了开展试验的时间窗口期有限、大风原因致设备难以到达等困难。临时党小组成员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周密计划、分工协作、攻坚克难,完成了各项既定试验任务,获取了不同天气下赛道制作和维持的丰富数据,掌握了相关技术的关键要点和实施细节,为冬奥会、冬残奥会的雪务保障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步入2022年,冬奥倒计时从读年、读月、读日到读分、读秒,可以见到,从未停歇的,是一张规模浩大的保障之网越织越密;从未更改的,是高扬的党旗和炽烈的初心。(作者:牛彦元 赵妍 任宏利 责任编辑:刘淑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