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渔民上岸之痛 转型依然路漫漫
4月底,刚刚进入丰水期的东洞庭湖碧波荡漾。(关禺 摄)

中国天气网讯 碧水蓝天,渔舟唱晚,这样安谧和谐的画面曾是八百里洞庭湖的美景。然而,随着洞庭湖渔业资源衰退及禁渔政策的实施,长期漂泊在湖上的渔民只好上岸。

从2009年湖南开始实施“洞庭湖渔民上岸”工程,至今已有3年多,这里的渔业资源发生了什么变化?上岸后的渔民生计又如何?带着疑惑,4月25至26日,记者跟随“应对气候变化中国行——走进湖南”考察团来到了洞庭湖畔。

渔 气候变暖加剧洞庭湖渔业资源衰退

“涨水为湖,退水为洲”是洞庭湖丰水期与枯水期的动态景观,4月底,刚刚进入丰水期的东洞庭湖碧波荡漾,三四米高的芦苇在其中摇摆。正是春季禁渔期,湖面上看不到渔船和渔民的身影。

洞庭湖水域是长江流域重要的鱼类和水生生物栖息地,渔业资源丰富。据岳阳市畜牧水产局高工李亚白介绍,岳阳市所辖洞庭湖水域是现存洞庭湖的主体,鱼类繁多,仅2002年至2008年所监测到的鱼类就占长江水系370种鱼类的29.5%,有113种鱼类,还有许多珍稀鱼类如中华鲟、胭脂鱼和国家保护动物白鳍豚、江豚等,生态地位十分重要。

然而,随着人类围湖造田、工业建设、过度捕捞等活动的加剧,以及气候变暖的影响,洞庭湖水面缩小,90年代开始这里的渔业资源明显衰退,鱼的种类和数量均发生了明显变化,珍稀物种数量也在减少。

以东洞庭湖渔业捕捞量为例,1990年捕捞量是19000吨,2001年是14000吨,2002年略有增加是15798吨。根据收集的数据,李亚白表示,“从90年代到现在捕鱼量总体趋势是下降的,但年份之间有波动。”

同时,洄游性鱼类明显减少。李亚白介绍,以前洞庭湖的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等洄游性鱼类占32%,鲫鱼、鲤鱼等定居性鱼类约63%,90年代后种类发生了很大变化,洄游性鱼类下降到了10%,定居鱼类上升到了86%。

洞庭湖渔民上岸之痛 转型依然路漫漫
罗大华讲述渔民生活(关禺 摄)

这些变化也被靠鱼维生的渔民深切感受到了。49岁的洞庭湖六门闸渔民协会会长罗大华告诉记者,他家世代都是渔民,洞庭湖保护区没成立之前就在这里打渔,“现在不如老一辈那时候,鱼产量和种类都少了,捕到最多的就是鲫鱼、鲤鱼,有种摩西刁这几年我是再也没见到了。”

人 渔民上岸后转型之路漫长

实施禁渔政策后,洞庭湖的渔民只能在每年的7到10月捕鱼,收入并不可观,漫长的禁渔期里也仅有每户1000元的春禁低保。“自己有船的一年下来靠打鱼毛收入在3万块左右,扣除开销攒不下多少钱。”罗大华告诉记者,遇上大灾年份就更困难了。

洞庭湖渔民上岸之痛 转型依然路漫漫
2011年6月2日温家宝总理来到洞庭湖视察干旱(资料图)

提起2011年洞庭湖大旱,罗大华直摇头,他说那年冬春一直没下雨,湖底干裂的地缝有两公分宽,到处是干死的鱼,因为干旱只有20天能捕鱼,“哪里还有什么收入,经济上退后了两三年,温总理都来了。”

既然渔业艰难,渔民为何不另谋出路?罗大华告诉记者,六门闸生态渔村的村民有的出去打工,有的接受政府培训搞养殖,但效益都不太理想。

洞庭湖渔民上岸之痛 转型依然路漫漫
洞庭湖六门闸生态渔村的村民晾晒鱼干(关禺 摄)

洞庭湖渔民上岸之痛 转型依然路漫漫
洞庭湖六门闸生态渔村里晾晒的鱼(关禺 摄)

原来,这里的渔民整体教育程度低,只有捕鱼的技能,缺乏转产转业所需的基本技能,就业机会很少,打工转型困难;政府部门虽然采取了组织就业培训等措施,但是培训的范围和频次都不大,渔民积极性也普遍不高。

更为现实的是,渔民除了拥有居住地这一块土地,再无其他土地进行生产活动,不能像农民一样可以靠经营自己拥有的“一亩三分地”为生。“就像那些转行搞养殖的,没有鱼池没法搞,把良田改成鱼池更不可能。”罗大华说。

在洞庭湖渔业资源衰退及推行湿地保护的背景下,捕鱼业遇到发展瓶颈。罗大华这一代渔民和当地渔业一同起起落落。下一代年轻人现在从事捕鱼业的已经不多了。

结语

不过,值得欣慰的是,渔民上岸带来了近年来洞庭湖渔业资源的改观。岳阳水产局的李亚白告诉记者,虽然还没有具体数据统计,但从感官上已经发现这几年鱼的个头变大了,种类上定居性鱼类有所减少,这说明保护性的举措起到了一定作用。

“未来我们将会建立渔业生态补偿机制和渔业产业化发展基金,推动渔业产业化发展,加大培训力度,建立高素质渔政队伍,加强人工增殖鱼类资源。”李亚白说,立足保护、科学开发,推动洞庭湖渔业资源的持续发展。(文/刘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