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气网讯近期,我国南方多地强对流天气频发,并给当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损害。可是,天气预报中提到强对流天气为什么总和“局地”搭配在一起?看似短短一瞬间的强对流又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威力呢?

南方降水“怒刷”存在感 强对流为何总跟“局地”过不去?
4月20日中午,短时强降水导致广东东莞城市内涝,一小车掉进路面坑洞。(图/李金健)

强对流是如何形成的?

简单来说,强对流其实是由空气强烈垂直运动所导致的天气现象,就像往加热的炒锅里倒水一样,热锅和冷水接触的瞬间会泛起白烟,而白烟就相当于近地面较热空气形成的上升湿热气流。当它上升到一定高度时,由于高空气温低,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就会凝结成水滴或冰晶。当水滴或冰晶下降时,又被另一股更强烈的上升气流携升,如此反复不断,小水滴积集成大水滴或冰雹,直至上升气流无力托住其重量,最后降落成雨或冰雹。另外,云中的冰晶相互碰撞的过程中,还会摩擦起电,当正负电荷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击穿空气,也就形成了雷电。

360截图20190424090728344.jpg

此外,强对流天气种类很多,冰雹、龙卷、雷雨大风、短时强降水是单一的强对流结果,而雷暴、飑线往往是上述几种天气现象的“豪华套餐”组合。

3UoqI_uRAe_VHUNn_4SNvYgz652FIRQTZI_KUGhfz9W8AgAA-QIAAEpQ (1).jpg强对流天气“大家族”

强对流为什么总跟“局地”过不去?

相较于台风、冷空气这些天气系统中空间尺度动辄上百、上千公里的“大手笔”,强对流天气属于短小精悍的“小制作”——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在空间尺度上,一般水平范围大约在十几公里至二三百公里,有的甚至只有几十米,生命史也就是分分钟的事儿。

由于强对流天气空间尺度小,发展迅速,因此这也给强对流天气的预报工作设下了难题。在目前观测条件下,不仅是我国,即使是世界发达国家,对于强对流天气信息的捕捉也十分有限。因此往往只能圈出一个可能范围,而不能准确预测一个具体位置。大家在天气预报中常常听到强对流天气将会出现在“局地”也是这个原因了。

强对流惹不起 三十六计“躲”为上策

当强对流天气发生时,往往几种灾害同时出现,因此强对流也被列为仅次于热带气旋、地震、洪涝之后的第四位灾害性天气。所以对于强对流,我们最好不要正面刚,而是要“躲”为上计。

首先,当天气非常潮湿闷热时,就要先“未雨绸缪”一下,因为此时高低空的冷暖温差很大,容易出现强对流天气,公众可以通过中国天气网查看雷达图。当雷达图上出现了橙色、红色、甚至紫色的回波,并且向着自己的城市方向移动,那就要小心了。

微信图片_20190424103653.jpg图中红框部分的颜色标尺即为回波强度的颜色区分。

一般来说,蓝色回波对应的区域表示当地被降水云系笼罩,但尚未出现降雨;绿色回波覆盖的区域代表当地正沉浸在绵绵细雨之中;黄色到橙色回波覆盖的区域则雨势较强;而红色往上到紫色的区域降水强度最大,并有可能伴随雷电大风甚至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其次,关注天气预报当中强对流预报落区,当看到自己所处位置在强对流的潜势预报区域内,就要提高警惕。

最后,当上面两条全中时,那就要主动关注本地气象台的短时临近预报和预警了。一旦接收到气象台发布强对流的相关预警,就应按照预警中的要求,抓紧时间撤到安全区域,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